她的指尖刚靠近细毛,虚空中的系统提示就突然亮了起来,清晰得像刻在眼前:
【作物受损致害生物深度解析中】
【1.物种属性:变异田鼠(末世适应性进化个体),体长10-12cm,体重35-40g,门齿增生,可啃咬木质材料,杂食性,偏好高淀粉种子及幼苗】
【2.群体规模:经爪印计数+能量信号分析,共7只(4只成体,3只幼体),已在菜种区西侧3米处打洞筑巢(巢穴深度60cm,含2个分支通道,储存有少量野草种子)】
【3.风险等级:中高(1)携带病菌:唾液及粪便中检测到鼠疫耶尔森菌(微量,致病率30%),若污染作物,可能引发感染;(2)破坏能力:成体日均可啃食种子、幼苗,存活率将降至50%以下】
【4.行为特征:夜间22:00-凌晨4:00活跃,依赖嗅觉定位作物】
【应对方案】
【1.物理捕捉:制作“竹筒触发式捕鼠器”,建议配合谷物粉末炒熟后作诱饵用】
【2.气味驱避:配置“草木灰+薄荷粉”混合剂】
【3.巢穴封堵:采用“湿泥+生石灰”混合物,填入巢穴主通道及分支洞口】
林砚收回手,把系统解析的关键信息转述给大家:“是变异田鼠,有7只,还在旁边打了巢,携带鼠疫病菌,晚上出来活动,怕草木灰和薄荷味,咱们得按步骤来,先做捕鼠器,再撒驱避粉,最后堵洞。”
张梅一听“病菌”和“7只”,攥紧了衣角,咬着牙说:“我来做捕鼠器!我爸以前教过我做竹筒陷阱,我知道怎么削闸门才灵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