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遵命。”
诸多内阁学士与各部尚书、三司主管纷纷应下。
这批人其实是洪武十三年置的,也就是钱唐、薛祥、邵质、宋讷、吴沉,吴伯宗、刘崧、韩宜可、偰斯、郑九成、徐铎、曾秉正等人。
到如今已经算是稳定了五年,与历史上六部尚书内阁学士一年半载,乃至几个月几天就换一批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历史上老朱换来换去,想要的无非是相权不能影响到他的皇权。
但这无疑也会造成政治动荡。
并且内阁与六部也总揽了财政与施政权,等土木堡之后,甚至还能插手军权,以至于大明王朝中后期又陷入一个死循环。
即以文官集团为代表的相权和皇权争斗,万历天启这帮人摆烂的根源就在于此。
现在政治体系进行了变动,把相权分开,这样就导致文官之间只能内斗,很难影响到皇权,又必须依附于皇权,反而关系很牢靠。
只是这样也需要皇帝英明。
至少目前在朱标的领导下,大明的上层决策权力中心并没有出现分裂的迹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