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少李牧当初就是选择性执行命令,十分的实力顶多拿出了五六分。
其他各部情况也差不多,大家在执行命令前,首先在做的就是权衡利弊得失。
在这种背景下,前线吃败仗是正常的。
连续吃了几次亏,大家都在总结经验教训。
知道外行指挥内行打仗会出事,那就索性换内行上去试试。
甭管成国公和镇远侯的军事水平怎么样,反正肯定比前面那几位倒霉蛋文官总督强。
在军中又有不俗的威望,下面的将领愿意听命行事。
战场上表现再拉胯,也比继续派文官上阵强。
文官大员中,没人愿意担任平叛总督,也是促成这一结果的重要因素。
……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