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
支撑扬州的两大支柱产业,除了运河漕运,便是盐业。
明末流行的主要是盐引制度,商人交钱获得引,凭引运销盐,实则就是官府颁发给盐商的食盐运销许可凭证,分长引与短引,长引一年短引一季。
扬州并不产盐,却因盐而盛,此地濒临长江,内陆通达,滨临东海两淮食盐产地,又得水利之便,自汉代起便开始采盐。
有明一代,扬州已然成为南方盐运中心,两淮生产的食盐运输到此储存,沿大运河销往北方,或逆长江而上销往河南、湖南、湖北、江西、安徽中原诸省。
扬州自古便是富商云集之处,其中以盐商最多,而这些商人,大多都来自徽州。
近代人陈去病的《五石斋》中有这么一句话:“扬州之盛,实徽商开之,扬盖徽商殖民地也。
抄没徽商,也是这次“扬州十日”的重要内容之一。
~~~~~
江流儿安置好林宇,转身来到废墟洞口,他让两位卫兵跟在自己后面,三人从洞口鱼贯而入。
洞穴深不见底,初极狭才通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