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理念之下,派系自然而然的便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忠诚度,这种忠诚甚至超越了血缘,出身以及社会地位。
而另一种更为人所知的委员会制度,则是完全以利益为核心,或是保障或是促进,垄断某部分的短期和长远利益;权责分明的体系一方面能够对整个群体做出起码的保障,同时又能将分散的声音集中起来,形成足以撼动整个王国的力量。
权衡利弊,或者说自己这边的优劣势之后,安森还是选择了第二种。
一方面当然是因为自己能联合的军人群体,除了“忠于王国”以及不同的学说派系之外,其实根本达不成任何的共识。
大家都知道克洛维现状及及可危,知道市民阶层与农民阶层的矛盾,外省破产者和克洛维城本地人的资源矛盾,知道靠殖产经商发家的新贵和旧贵族有矛盾…但并不知道这些矛盾是怎么造成的,又该怎么解决。
军营的封闭性导致军人群体天然的和社会有些脱节,但却同时和底层联系的十分紧密;单纯的认定富人就是造成穷人困苦,国家难以为继的根源。
内阁,枢密院里面的权贵全都是败坏王国的恶党,蒙蔽了贤明仁慈的国王陛下,只要陛下亲政自己竭力效忠,就能转危为安之类……
显然,那根本不可能。
安森倒是很想像博格纳子爵那样成立一个全新的派系,但那太张扬了,何况他也没办法说服成百上千的军官,心甘情愿的接受自己提出的理论——妥协,是必须的。
他必须用军官们能听懂,也愿意听的宣传标语和口号创建一个看起来很新,但实际上很传统的核心理念,团结那些过去对枢密院,以及王国现状不满的中下层军官。
……………………………………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