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无为自治的白鲸港根本不存在任何像样的组织,能够产生收益无非就是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再怎么效率低下也能有的赚,这反过来也制约了产业水平提升。
毕竟要是随手就能捡到食物,谁还想耕地呢?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安森绝对不能容忍这帮地头蛇继续磨洋工下去了——自治的诱惑,宗教的狂热…用什么方法无所谓,但一定要把他们奋斗的热情给逼出来。
克洛维城的工厂能普及十二小时工作制,某些丧心病狂的甚至半夜都开着灯,用十八小时工作制挑战人类的生理极限,巴不得工人连吃饭睡觉的时候都在开机器拧螺丝。
安森没那么过分,但和本土相比,无论如何十小时工作制不算过分;以前基础建设水平差,工具粗制滥造效率低下就算了,现在路修好了,又添置了新设备总不能再这么低下去了吧?
至于差的两小时…以殖民地资源的丰富程度,差一点就差一点了,毕竟延长了工时还要对工具造成损耗呢。
想想克洛维城那些十点钟下班,四点钟就要上工的工厂,殖民地的工人们一天有十四个小时可以用来放松休闲,简直幸福得和世外桃源一样啊!
安森觉得这是一个宣传方面非常好的卖点,用来吸引那些本土的熟练技工到殖民地生活;口号他都想好了:
工作十小时,休息十小时,陪伴家人四小时,一位普通殖民地工人的一天,就是这样的幸福…而又充实。
“咚咚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