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39 夹出来 (3 / 7)

作者:臧福生 最后更新:2025/7/2 23:33:50
        胎位异常,大概就是这么个道理。

        以前的时候,实在不行的时候,才会进行剖宫产,因为当时各项技术条件导致剖宫产还是很危险的。早年的医生在这个时候,会想办法矫正胎儿的胎位,比如医生会伸手进入引道,在孕妇极度疼痛的状况下想办法摆顺胎位。

        或者用产钳!

        而到了现在,如果家属不好说话,或者医生心理素质和技术不过关,往往会省略这一个过程,直接拉上手术台开刀。

        比如说产钳的使用,在妇产科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剖腹产手术做的好的医生,未必敢用产钳。

        早些年,金毛妇科学会的一些专家强烈建议停止或者废止使用产钳,不是说产钳不好,而是因为产钳的使用太需要技巧和经验了。

        用的好,产房内就是惊艳,所有的医生护士都会崇拜你,用的不好,尼玛就是催命。

        张凡点了点头,看了一眼吕淑颜,吕淑颜立刻摆好姿势,双手把彩超探头递给了张凡。接过探头,检查过后。

        张凡对着妇产科主任还有吕淑颜轻轻的指着屏幕说了一句:“胎心有减弱的趋势,不能等了,上产钳!”

        产钳的优势也很明显,能加快产程,孕妇休息一天就能下床活蹦乱跳,而剖腹产最少也要一周甚至更长,损伤更大。

        别看孕妇肚皮上只有欠欠一条线,可肚子里面的肌肉直接就是撕开的,内在结构产后几乎就是粘连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