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每一种对撞机对撞产生的粒子和实验数据都是不同的,要想将这种方法像xu-weyl-berry计算天体参数一样普及开来,根本就不可能。
它没有一套固定的参数与计算方式,需要研究者对具体信息针对性的分析取用和计算,甚至可以说他是运气好再加上有格罗斯教授的指点才做到的。
这些成就,和那些敏感领域的东西完全不一样。
比如明年才会出名的另一位天才--曹源,这位大老按照历史走向,目前正在研究石墨烯的排列顺序,研究石墨烯的超导。
对于米国来说,这可以说是妥妥的敏感领域。
庆幸的是,这位天才仅仅完成了实验室的基础就直接赶回了国,如果是再往下深入研究一些,将其走向工业化生产的话,恐怕会遭遇和他上辈子一样的困境。
石墨烯超导,这对于米国来说,绝对是敏感领域中的东西。
但实验室生产和工业生产还是相差很大的,前者其实只不过是为了验证理论,不管花费多少资金都可以。
而后者,却是为了商业化和工业化,自然需要考虑成本和制造步骤之类的东西。
不是所有能在实验室中造出来的东西,都能顺利工业化生产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