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四十九章:解决质子半径之谜 (8 / 11)

作者:少一尾的九尾猫 最后更新:2025/7/2 8:20:01
        要对这样的一个边界做测量,难度可想而知。

        不过有需求就肯定有人会去解决,质子的半径在物理的发展中早早就通过数学方法被估测出过来了,而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高精物理设备的发展,这个数字被精确的测量了出来,最终被确定为0.879±0.011fm飞米(1飞米=10^-15米)。

        当然,这只是从世界上许多不同测量值中取的“平均值”,而且已经考虑了足够的误差条件。

        在2010年以前,这个数字被codata(国际科学技术数据委员会)采用,确定为质子的半径。

        但后面,在2010年,介子光谱测量法挑战了这个数值。

        在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学研究所的物理学家们的一次实验中,他们使用了介子氢,用一个介子取代了绕原子核旋转的电子作为实验材料。

        由于它比电子重近200倍,所以它的轨道要小得多,因此它在质子内部的概率要高得多(1000万倍)。

        且由于它离质子更近,这使得这种测量技术的灵敏度提高了一千万倍。

        这支物理学家团队本来是只是希望他们测量到的质子半径与之前的实验大致相同,而让0.8768飞米这个数字的确定性更高。

        当时没人会觉得这场实验会出什么意外,毕竟从理论上来说,电子和介子之间除了质量和寿命没有任何其他的区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