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鼓励其他的物理学家以及研究机构去对质子半径之谜进行验证,希冀可以在不久的将来,彻底证实和解决掉这个问题,得到更为精确的质子半径数据。
当的工作人员宣布报告会结束后,会场中的物理学家们也陆陆续续的离开了礼堂。
徐川从讲台上下来,小组的成员顿时就蜂拥了过来。
“干得漂亮!徐!”麻省理工大学的实习生阿索尔·墨菲激动的上来就给了徐川一拳,打在胸口发出了沉闷的声音。
“徐,你解决掉了一个物理界的超级难题,相信明年的狄拉克奖章和爱因斯坦奖都有你的一份。”
徐川笑了笑,道:“不是我,是我们一起,你们的贡献也同样重要,我会在论文中加上你们的名字的,希望能对你们有所帮助。”
闻言,小组成员脸上均露出了灿烂无比的笑容,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开心了。
一篇论文,通常可以有3-6个作者,一作、通讯作者、二作、三作等,不同的作者在论文中占据的份量完全不同。
这次的质子半径之谜解决,一作和通讯作者毫无疑问是徐川的,但二作和三作,对于小组成员来说同样不同忽视。
毕竟这是物理界出了名的难题,当前粒子物理界最前沿的问题,份量之重,可以说仅次于去年五夸克粒子的发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