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章:IMO与IPHO (8 / 9)

作者:少一尾的九尾猫 最后更新:2025/7/2 8:20:01
        因为这属于数学中最难的一部分,湍流模型。

        湍流是数学中有名的混沌体系,为普通的湍流建立数学模型就已经很难了,更何况是可控核聚变反应堆腔室内数千万度高温的等离子体。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找过其他的数学家合作,比如同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的菲尔兹奖得主,查尔斯·路易斯·费曼(费弗曼教授)。

        但结果显然并不是那么的好。

        很多时候,他能提出一些在物理上可行的理论,但或许是费弗曼教授的物理能力不够,有些理论或问题始终无法将其用数学语言描述出来。

        毕竟能在数学物理这两门上同时做到顶尖的几乎聊聊无几,他的导师爱德华·威滕应该算一个,毕竟这是史上第一个以物理学家的身份拿到了菲尔兹奖的。

        但很可惜,他的数学研究方向并不在湍流这一块。

        徐川突然觉得,这辈子他的研究方向应该改变一下。

        上辈子主修物理,这辈子主修的科目或许应该换成数学。

        数学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这是毋庸置疑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