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者可以探测远处的投射物、烟雾、气体和声波等,后者能制造出一个强大的干扰磁场,从0.01到20000MHz的频率范围都可以覆盖,从而防止有不法之人在车队前进的路上布置远程遥控炸弹等。
从物理学的角度上来说,这其实也是一种电磁护盾。
只不过它的功能性没有科幻中的那么强大而已。
对于徐川来说,在当初完成高温等离子体湍流的数学模型和控制系统的时候,就曾经想过通过控制‘超高温等离子体’形成类似于‘磁场护盾’一样的结构,但后面研究了一段时间后还是放弃了。
一是当时他的重心在可控核聚变技术上,二是这种护盾要实现,难度太大了。
不过现在看到海西号航母上的电磁加速轨道,让徐川不由自主的思索起来电磁场的运用方式起来。
要做到科幻电影中的那种‘璀璨绚烂’的护盾以目前人类科技的技术是没有任何可能的,哪怕是他已经站到了当今物理学界最高的巅峰,也想不到有任何的可能实现那种护盾。
除非科技大爆炸再来个两三次。
但这不代表通过运用电磁场和高密度的等离子体在物体表面制造一层‘场’,用于抵消一些星际尘埃、太空辐射、细微的陨石之类的技术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等离子体也并非一定需要在可控核聚变反应堆中才能实现和控制。
如果真要做,他也还是有办法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