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个问题,夏宏博思索了一下,快速的回道:“有明确回复回来参加的物理学家占比接近百分之七十。物理机构这方面的比例稍低一些,只有不到百分之三十的机构回复邮件和信息表示会安排代表参与。”
“这个数据已经告知物理学会和主持对撞机项目工作的邰学文主任了,徐院士那边也发送了相关的邮件,不过暂时没有收到徐院士的回复。”
虽然是在徐川的建议下启动的对撞机工程,但随着的反悔和米国那边的插手,如今这项科研工程已经带上了一丝政治意味。
不到百分之三十的物理机构表示会参与就是一个最典型的数据代表。
这意味着几乎大半个西方国家都拒绝安排代表过来参加这次会议,对于高能物理领域竞争的局势来说并不怎么友好。
不过百分之七十的物理学家明确回复表示会参与出席这场会议,这个数据却可以称得上良好,甚至可以称得上优秀了。
尤其是明确的回复了会来参加这次的启动会和探讨会的学者中,还有很多顶级的物理学家,如爱德华·威腾、李政道、冯克利青、阿兰·古斯、加来道雄等等。
这些学者基本都是米国或西方国家的顶尖学者,在以往,华国可没有这么大的号召力能让他们同时过来参加某个会议。
虽然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的物理学者是被百Tev能级以上的强对撞机吸引而来的,想在华国这边申请一部分的对撞资源研究自己的课题。
但这其中,那位徐院士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学术影响力未尝没在里面起到巨大的作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