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精力终究是有限的,哪怕他现在正年轻,但时间是最公平的东西,不管王侯将相也好,还是布衣百姓也罢,每个人一天都只有二十四小时。
对于徐川来说,将有限的时间合理的分配到不同的工作上,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才是最好的选择。
那些能够由其他人去完成的工作,都可以交给专业的人士去做。
比如研究院的管理,不管是星海研究所,还是川海研究院,他都没怎么插手过。
能源研究所中,在小型化聚变堆没有完成组装前,华星聚变装置一直都是最有力的实验对象。
通过调节外场线圈的磁场强度和永磁组,将反应堆腔室中的等离子体虹膜大小压缩到小型堆的体积,来模拟小型堆的运转状况。
虽然做不到和小型化后的聚变堆一模一样,但至少可以得到很大一部分的数据。
这对于提升小型化聚变堆的功率和输出有着很大的帮助。
170MW的输出功率,老实说在徐川看来并不是很保险。
虽然MW级别的输出功率足够将电磁推进系统的推进带入KN级别了,但对于空天发动机和航天飞机来说,KN级别的推力其实并不算高。
如果是用在普通的民航客机在大气层内飞行,倒是已经完全足够用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