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项项的汇报声迅速在总控制室中响起,徐川没有太在意,目光落在了实时记录数据的显示屏上。
伴随着时间的流逝与ICRF加热天线的功率降低,反应堆腔室内的温度开始持续掉落。
对于等离子体湍流进行高密度压缩实验来说,温度越高,实验越难进行。
第一次的压缩实验,将腔室中的温度维持在三千万度就足够了。
而且温度越高,万一实验出现意外,等离子体爆发造成的破坏也就越大,所以实验温度不需要高。
伴随着温度的稳定,被束缚在磁场中的氦三与氢模拟等离子体如同一层薄如蝉翼的淡蓝色极光,在反应室内安静地流淌着。
而随着外场线圈的微调,原本稳定的约数磁场迅速展开了新一轮的变化。
如果有人能够用肉眼直视反应堆腔室中的场景,就能看到那一层薄如蝉翼的淡蓝色极光,正在伴随着外场线圈的调整而进行压缩。
而每压缩一分,那淡蓝色极光颜色便浓郁一分。
这是随着等离子体压缩的进行,其原子碰撞率和温度亦进一步的提升而反馈出来的表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