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说心里话,徐川并不是很看好等比缩小破晓聚变堆这条路。
破晓装置虽然实现了可控核聚变技术,但老实说,其实是取巧了的,有一些问题并未得到根源性的解决。
比如等离子体磁面撕裂、扭曲摸、等离子体磁岛等问题,事实上这些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而是通过强临界磁场的超导材料以及改变聚变堆外圈磁场的结构强行压下去的。
不可否认在大型的聚变堆中,它已经能够做到稳定运行,但谁也不知道缩小后的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会不会重新遇到这些原本就已经解决了的问题。
但无论如何,他总得尝试一下。
毕竟科学的发展,都是通过一点一点积累数据,然后进行研究,最后才成功的。
没有以往的数据和错误铺垫,又如何能迎来最终的胜利果实呢。
当然,这次制造的小型装置,也并非单纯是为了收集数据,对于它能否实现紧凑型的聚变反应,徐川和众人还是抱有一线希望的。
毕竟从理论上来说,复刻破晓聚变装置的小型化设备,还是有一些希望做到小型化运行的。
如果它成功了的话,虽然还无法运用到航天飞机上,但运用到航空母舰上是完全足够了的。
五米*五米*五米的核心堆,哪怕是再加上配套的控制和发电设备,航母上也有足够的空间去装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