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回答,身边的助理兼学生沉默了一下,而后开口道:“这大概是室温超导领域的消息落幕的最快的一次吧?”
室温超导材料的消息,以往并不是没有过。
之前三元氢化物、硫化氢等领域的室温超导,哪一次不是闹的轰轰烈烈的,最少基本都会在材料界持续几个月的时间才会落幕。
毕竟要复刻证实,是需要时间的。
而这一次,从南韩那边上传KL-66的论文到现在,十天的时间有吗?结论差不多就已经被拍定了。
听到学生的感叹,施穆埃尔·希斯教授笑了笑,道:“其实这挺好的,这样就不至于浪费大家的时间了。”
“毕竟学术争议这种事情,尤其是在室温超导材料这种及其重要的领域,往往需要耗费众多科研人员大量的时间去做验证。”
“而现在,相信这篇论文出来,接下来恐怕就没多少研究机构会将重点放到这个上面了,大家都可以继续做自己的事情了。”
对于学术界而言,保持严谨求实的学术风格是基础规范。
而在这个基础上,一些学术争议、亦或者学术造假等事件会误导学术界的判断,导致错误结论的出现,破坏学术研究的规范性。
就比如14年的时候,被小岛国称为“国宝”、“岛国居里夫人”的小保方晴子轰动世界的“万能细胞”STAP细胞学术造假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