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于聚变热能的利用,核聚变装置也远比普通的发电设备要更强。”
孙雨彤点了点头,继续道:“第二个问题是从网络上挑出来的,在提这个问题前,我想先咨询一下徐院士您有没有看过或者了解过《流浪地球》这个或者电影?如果没有的话,我们将跳过这个问题。”
“当然,后续的报道中这段也会剪辑掉的。”
徐川有些好奇的看了她一眼,不明所以的点了点头,道:“有过一些了解。”
孙雨彤:“是这样的,有网友想问问您,在去年上映的电影《流浪地球》中,电影中提及的行星发动机其原理就是核聚变,您如何看待这一科幻方向?在您来看,电影中展现出的行星发动机等核聚变应用场景在未来能否成为现实?”
听到这个问题,徐川有些感兴趣的挑了挑眉。
不得不说,这个问题相对比上个问题来说,提的还是有那么些多一点点水平的。
思索了一下,他组织了语言开口道:“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利用核聚变作为能源来驱动庞大的行星发动机,这是科幻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更是作者对未来科技的期待,特别是对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途径——可控核聚变能的期待。”
“对于可控核聚变技术来说,一旦实现应用,像海水淡化、星际旅行等因耗能巨大而望而却步的工程均有望在核聚变的支持下得到快速发展。”
“至于电影中行星发动机等硬核科技以目前的认知来看,的确有些遥不可及。但随着未来的重大发现和科学技术的不断突破,在未来或许可以成为现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