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它有一个重要缺陷,在大部分材料都是碳纳米材料的情况下,它的耐高温属性只能在真空环境下耐高温,使用条件相当苛刻。
这对于可控核聚变来说没什么问题,毕竟反应堆腔室在运行后,本身就处于真空状态。
但对于航天方面来说,问题就很大了。
毕竟绝大部分战斗机、火箭、航天飞机需要用到耐高温材料的区域都是暴露在空气中的。
比如飞机的发动机、火箭和航天飞机的外层绝温材料这些。
当然,如果在这种新材料上覆盖一层耐高温隔绝空气的涂层,它应该可以应用到发动机上面。
只不过涂层的寿命,一般来说都是个很大的问题,尤其是在战斗机发动机这种工作环境极其恶劣的地方。
如果能优化这种新材料的特性,优化里面的碳材料,使其能够做到在常规环境中耐三千度以上的高温,那这种新材料的价值就大了。
不过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至少短时间内,他从眼前的数据中找不到什么好的灵感和想法。
当然,这只不过是搂草打兔子,顺带的事情。
相对比优化这种新材料在空气中的耐高温程度,徐川更想做的,是看看能否通过数学,计算出这种新材料能否抗住中子辐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