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交流,虽然说没有确定到底使用哪一种材料来作为第一壁的材料,但一些路线和方案是初步确定下来了的。
剩下的,就是将这些方案与路线详细进一步的整理出来,然后开会讨论确定完善后,再分派给不同的人选,一步步的按照实验进行推进。
要实现可控核聚变这项技术,光靠他一个人是不行的。
不过对徐川来说,如何去实现这个目标,他心中早就有了对应的规划。
这种大型工程,哪怕目前还仅仅只是实验堆阶段,涉及到的领域和课题就超过了三位数。
而他作为总负责人和总设计师,必须将这个庞大工程拆分成不同的课题与领域,再分配给合适的人选。
当然,这些说的是有基础且相对简单的。
比如在氘氚原料聚变点火运行后,等离子体湍流数控模型进一步优化、包层屏蔽模块优化、如何针对氦三涉及一套全新的电磁观测体系等等,这些以前有过实验,亦或者科学院或者国内其他地方有研究的东西,徐川就交给其他人去处理了。
而那些难的,需要讨论的,就先单独拎出来讨论后,再进行分配。
比如今天针对第一壁材料的选择和考虑,不仅仅是碳材料这一条路线,还有铍合金、钨合金、奥式钢等其他原本热门的第一壁材料同样也有专门的小组在研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