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术界,至少在国际学术界上,通讯作者的含金量,要比一作大一些。
拿到通讯作者和一作的共同署名,对于他未来的职业评称和发展来说,可能会更好一些。
在学术界摸爬打滚了这么多年了,大部分的潜规则他早就摸清楚了。
有些时候,将一作共享出去,甚至比他自己独自收入囊中会更好。
而且,就算是他不愿意又如何?
论文的版权所有严格来说和他没有任何的关系,这是属于学校的东西。
与其因此得罪一名不能得罪的大牛学者,还不如顺水推舟做个人情。
与此同时,另一边。
从川海材料研究所出来,徐川并未去网络科技公司那边。
建模相关的工作任务本身就很重了,他再过去无疑是给学姐压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