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检测后,才确认这是一层较高纯度的石墨烯薄膜材料。
这层石墨烯薄膜,立刻就引起了阎流的重视,他知道川海材料研究所目前在研究碳纳米材料,所以迅速将这件事上报给了樊鹏越。
在樊鹏越的安排下,由阎流进行主导,其他碳纳米材料的研究员进行辅助,成立了转向小组对这层石墨烯或者说原先的实验过程进行了研究。
最终研究表明Li+在LIBs充放电过程中的嵌入/脱出会破坏石墨层间的范德华键,造成晶格膨胀,从而可以有效分离石墨层。
为此,经过电化学循环的石墨负极在化学氧化后得到分散均匀的GO,在剪切力和酸处理的作用下可以提高石墨烯的产率,进而形成石墨烯。
通过进一步还原实验,阎流他们获得了层数一到四层的石墨烯,且剥离效率是天然石墨的3-11倍,最高产率达40%,石墨烯层厚度为1.5nm并且导电率为9100Sm1的材料。
相对比正常的通过机械剥离法、取向附生法、液相或气相直接剥离法来制备单层或多层石墨烯材料来比,这种方式的效率的确可以说是相当高了。
看完手中的资料后,徐川也有些感叹。
不得不说,有时候运气在材料研究的过程中真的很重要。
谁又能想到,在优化锂离子电池的的时候,会意外找到一种全新的制备高纯度石墨烯材料的方式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