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这座备用的生命维持单元展开后,江新林检查了一下已经完成了充气的居住舱。
原本折叠着收缩在一起的居住舱现在已经膨胀成了一个半圆柱形的‘帐篷’。
这种‘短期’居住的临时基地,并不能像月面前哨科研站基地,或者是空间站一样让宇航员或科研人员在里面不需要任何防护的活动。
它更像是地球上户外行动的帐篷,提供临时住所、防护作用、装备储存、阻挡风雨、保持温度等等功能。
毕竟是在火星上,距离太阳更遥远的距离与更稀疏的大气层难以保存辐射与温度。
相对比地球上来说,火星上的温差要更大。
在他们选定的降落点科林托陨石坑位置处于火星赤道的极乐平原上,白天在太阳的照射下温度能达到接20℃,听起来似乎很不错。
但到了夜晚,这里的温度能骤降到零下八十摄氏度,比地球上最冷的南北两极还要冷上不少。
除了极大的昼夜温差外,火星上恶劣的环境也是影响宇航员在上面活动和考察的重要因素。
就比如在每年六七月份夏季的时候,火上几乎随处可见的火星风暴。
尽管火星的大气远比地球大气更加的稀薄,也没有月球这种大型卫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