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短的两个字,传递到了登火小队的四名宇航员耳中。
相距近一千米的两台荧惑号登火舱几乎是同步打开了舱门。
一手持五星红旗,一手扶着舷梯,翟至刚和刘杨,两人同步走出了登火舱,站在了那一片荒凉而又充满了希望的土地上。
当这一刻真的来临时,一种奇妙到根本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感情,像是从他们脚下火星的土壤中由下而上传递到心中一样,整个人都沸腾了起来。
紧跟着翟至刚,江新林也扶着舷梯,从登火舱中走了出来。
望着四周那荒凉的景色,还有那朦胧的陨石坑边界,这一刻,他一个已经二三十年没有哭过的人,忽然有些想哭了。
火星!
这里是火星!
另一边,地球。
金陵下蜀航天基地中,载人登火工程的总控制室内,尽管登火无法像登月一样实时进行直播。
但得益于航天技术的高速发展,他们在地球、月球与火星之间搭起起来的卫星通讯网络,地球和火星之间的通讯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