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顿了一下,他看向坐在一旁一直没说话当个透明人的常华祥院士,询问道:“常老,咱们前两天聊天的时候,我发给您的那个火星改造报告您还有保留吗?”
闻言,常华祥笑着道:“当然。”
应了一句,他起身走向办公桌,拉开了抽屉从里面找到了之前打印出来的报告文件。
徐川顺手接过,递给了坐在对面的老人,道:“前两天我和常老院士聊过了一些这方面的东西,这份报告是我基于目前对火星探测收获的数据做出来的,里面是我对于改造火星需要的基础条件和相关的技术考量,以及可行性分析。”
老人有些好奇的接过报告文件,翻了翻。
虽然说对于里面的一些专业化词语并不是那么的了解,不过这份报告文件很明显做的相当用心。
从火星微薄的大气含量、元素比例,再到火星表面的地质环境,土壤中蕴含着的二氧化碳、干冰、固态冰、水资源,到火星地幔与地核的扫描结构等等都有完整记录。
如果仅仅是这样,那这只能称得上是一份探测数据表。
而关键点在于这份文件中列举出来的火星改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以及一些可行性手段理论。
比如如何重新激发火星的磁场,增加火星的大气厚度,增加火星地表的液态水形成海洋,调整大气圈各种气体的比例,人工制造生物圈等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