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火星的直径远比地球要小,只有地球的一半左右。
但对于目前的人类科技来说,依旧是一个近乎不可逾越的距离。
要知道人类目前在地球上所挖过的最深的钻孔,也不过是前红苏的科拉超深钻孔,深度12,263米。
而这个深度,相对比火星接近3400千米的半径来说,连皮毛都算上。
所以这一方案的可行性相对较低,实施起来远比通过在火星外部构建设备来提供额外的磁场,来阻拦太阳风和宇宙辐射要更加的困难。
不过在他手中的火星改造报告上,徐川还提出了另外两种‘激发’火星磁场的方向。
第一种和激发火星土壤中蕴含的温室气体一样,通过大规模的轰炸行动来完成。
不过激活火星内核需要的不是核武,而是‘质量适中’的陨石和小行星!
没错,通过对火星的重力场进行详细的勘探,绘制出重力图后,动用超级计算机对火星的地壳牵引形式进行计算。可以确认需要多大多重的陨石或小行星才能够将撞击产生的冲击波精准的传递到火星的内核。
理论上来说,通过陨石撞击产生的冲击波,将力量引导到火星的内核,使其重新活跃起来这是完全可行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