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科学院还是工程院,都标志着学术巅峰,提升声誉和影响力,承担更多社会责任,推动科技发展,提升国家竞争力。
当选院士,在国内不仅仅是是一种学术界及科技界中非常高的荣誉和身份象征。
更意味着该人物在其专业领域内已经达到了卓越的成就,对科学技术或者工程技术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
不管是哪一行业,能够评上院士,甚至是有资格提名院士,都意味着这名学者至少是某一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虽然说他在前两年的时候提名正式成为了一名‘长江学者’,具有‘小院士’的称号,也可以说得上是高层次的国家级人才了。
但长江学者距离院士,通常来说至少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才能跨过这道门槛。
甚至很多人熬了一辈子都没有跨过去这道门槛,毕竟每两年评选的一届院士当选的也不过是两位数而已。
对于长江学者来说,按照最近十年的统计数据,通常只有十分之一左右的长江特聘和国家杰青有机会成为院士。
而且就算是有机会,也需要慢慢的熬时间熬成果,需要更多的时间积累达到学术顶峰。
能够破格当选的,无一不是顶尖中的顶尖。
虽然早在可控核聚变技术完成的时候,他就有想过跟着这位未来应该会有机会摸一摸院士的门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