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在他完成对惰性中微子的实验探测和相关的数据整理前,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会认为那些看似杂乱,看起来像背景辐射一部分的信号数据会是惰性中微子。
而在他完成这些工作后,往后的对撞实验中就很容易观测和确认这部分信号了。
徐川关注的重点是中微子和惰性中微子是可以互相转换转化这一信息。
其实这并不是物理学界第一次提出来这种类似的概念了。
在研究暗物质的过程中,暗物质的间接探测主要是观测其两两湮灭时所产生的信号。
由于其湮灭所产生的粒子与其暗物质的模型有关,有许多种类的实验和理论均在过去提出。
其中比较出名的一个就是量子场论了。
量子场论为了描述多粒子系统,尤其是包含粒子产生和湮灭过程的系统,提供了有效的描述框架。
而粒子产生和湮灭过程本质上就是场态粒子和显态粒子的相互转化过程。
简单的来说,量子场论认为是粒子的物质其实是量子场自身的激发,认为暗物质粒子是正反粒子偶极子,也是场态粒子,通过自发对称性破缺来进行本我转换和异我转换。
这是量子场论中的一个重要观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