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川笑着点了点头,道:“是的,它将在一次无比猛烈的超新星爆发中,坍缩成一颗超大质量的黑洞。”
“而在这个过程中,超新星爆发产生的猛烈冲击,能够将聚集在这颗暗物质恒星周边的星际气体吹拂出去,形成一部分的小型恒星。”
“这个理论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扁平河系的中心为什么会出现数量众多的恒星,以及隆起区域处的恒星数量更多。”
听完徐川的话语,会议室中的众人陷入了思索的神色。
不得不说,这套全新的理论非常的精妙。
它不仅从暗物质的基础上符合自身的逻辑,还进一步的解决了过去一个世纪以来,物理学界对大质量恒星、河系中央大质量黑洞、类星体等庞大质量星体是如何形成的难题。
如果宇宙中的大质量星体形成适用于这套理论的话,那么超大质量的星体如何形成的就有了一套至少相对可靠的解释。
至于证实
还是那句话,没有任何结论是能够在提出的开始就被验证的。
所有的理论在提出来后,除非自身的逻辑出现了明显的漏洞,以及本就是通过证实的实验完善的,其他的理论都是需要经过精心设计实验来进行论证的。
而在自身的逻辑理论上,不夸张的说,今天坐在这里开会的物理学家们对于徐川提出的虚空场·暗物质理论并不怀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