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国外,《探索》这边的副总编,主编之类的任职人员,老实说也很难接触到能审核这种级别论文的大佬。
虽然他自己曾经在《自然》期刊担任过主编,也认识一些大佬,但遗憾的是他并不是数学领域的,而是物理学的。
徐川笑着道:“将论文发给我吧,我来担任审稿人就行。”
听到这话,欧阳稷迟疑了一下,犹豫着问道:“这可以吗?我不怀疑您的能力,但是对于期刊公正性方面是否会有一些争议?”
微微顿了顿,他快速的补充道:“当然,我不是说徐院士您的公正性原则,而是审稿披露后,这事可能会在学术界引起一些争议。”
“毕竟您和那位刘女士的关系.”
一般来说,在学术期刊的审稿过程中,避嫌是一个重要的原则。
这主要是为了避免潜在的利益冲突或偏见,确保审稿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具体来说,审稿人应当避免与作者之间存在可能影响公正判断的关系,例如避免直接合作关系、认识作者等等。
大部分的SCI期刊通常都会有一项规定,推荐审稿人不可以与作者是同一个单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