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八百五十二章:室温超导的关键 (9 / 11)

作者:少一尾的九尾猫 最后更新:2025/7/2 8:20:01
        对于他来说,即便是已经过去了十几年的时间没有再亲自动手合成过氧化铜基铬银系超导材料,整个合成过程也不可能忘记。

        其实,室温超导体的最核心关键并不在于研究其他超导材料的‘掺杂’手段上。

        而是在于另一个方向。

        即局域电子离域化,也就是所谓的凝聚态电子局域化构造上面。

        事实上,在人类研究超导材料的历史中,掺杂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手段。

        以导电性为例,它主要是由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来决定。

        从半导体芯片、单质硅等发展那里得来的经验,要提高载流子浓度就得靠掺杂,或者门电压注入、光注入等。

        但掺杂必然导致杂质和缺陷增多,迁移率下降这一结果,于是就需要考虑二者的平衡与妥协。

        寻找一个像半导体中N型掺杂的磷和硅结构和能级是如此的匹配的超导材料,是该领域所有学者几乎都在做的事情。

        绝大部分的超导材料,也都是这样发现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