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徐川笑着看了一眼孙雨彤,又看了一眼镜头,接着道:“1854年,黎曼提出了黎曼几何的初步设想。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狭义相对论。1916年,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其中使用黎曼几何作为核心数学工具。”
“这是理论。”
“1957年,第一枚人造卫星Sputnik1发射成功;1959年,第一种卫星定位系统Transit开始研发,1978年,第一颗GPS卫星发射成功。”
“这是应用。”
“而在研发GPS卫星时,科研人员学者发现,根据爱因斯坦于1905年发表的狭义相对论,由于运动速度的关系,卫星上的原子钟每一天会比地面上的原子钟慢7微秒。”
“而根据1916年发表的广义相对论,由于在重力场中不同位置的关系,卫星上的原子钟会比地面上的原子钟每天快45微秒。”
“也就是说,如果GPS定位系统不依靠间隔时间为20-30纳秒的时钟脉冲信号进行计算和定位,不对时间进行校准,那么它的定位位置将发生漂移。每天漂移距离约为10公里。”
“而没有黎曼几何,没有相对论这些理论,就没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笑了笑,他看向镜头,询问道:“那么,站在1854年或1905年、1916年,人们能够想象黎曼几何、相对论这些理论有什么用吗?”
“每一样理论,在其诞生之时,恐怕都想不到其对今日日常生活的作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