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里指的是类似于这次实验的"长时间"微波攻击,而不是那种磁暴压缩发生器制成的炸弹。
后者是通过炸药产生的冲击波和巨大压力使得外部预先安置好的线圈磁场急剧压缩,并且使它里面的电流强度在极短的时间内达到极高的数字来制造的。
比如波音公司研发的一种"微波炸弹"只有笔记本电脑大小,但是在爆炸的时候可产生高达十吉赫、频率超过二十甚至是三十吉赫的微波脉冲。
这种瞬间微波脉冲的杀伤力更大,但比起目前主流研发的微波武器更容易被拦截。
因为它只有在爆开的那一瞬间才能产生杀伤效果,且持续时间相对较短。
目前来说,主流的研发的路线都是走可定向发射微波、射脉冲电磁波方向的,甚至有不少的国家将它集成到了导弹上,在突防的同时对范围内敌人的电子设备进行提前瘫痪。
而且相对比杀伤力来说,高功率微波武器的应用领域是针对雷达系统、通信系统、计算机和制导系统、电子元器件这些来的。
相对比传统杀伤性武器来说,微波武器属于更偏向软杀伤性一些,主要针对机械设备。
当然,针对生物的也有,但相对而言需要的功率密度会更高一些,从技术难度上来说也要求会更高。
「辉光板内等离子体态稳定!」
「磁极化子电磁护盾生成器工作稳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