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一十六章:薅西方国家的羊毛 (2 / 9)

作者:少一尾的九尾猫 最后更新:2025/7/2 8:20:01
        其实所谓的室温超导,目前并不是没有。

        米国常青藤学校之一的罗切斯特大学的兰加·迪亚斯教授,就曾和他的团队用一种含碳的硫化氢系统刷新了超导体临界温度的记录。

        他的团队使用了一种用于在极高压下测试微量材料的研究装置——金刚石对顶砧,或制备出来了一个特殊的含碳的硫化氢系统,并在极端的高压下形成超导化合物。

        这种超导化合物会随着压强的不断增大,超导的转变温度也越来越高。

        在压强达到267±10千兆帕,约为海平面大气压的260万倍时,这种材料能在室温下实现超导。

        但老实说这仅仅能当做数据研究资料,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

        毕竟大规模创造一万个大气压的压强环境实现难度很大,因此现阶段利用超低温是实现超导现象商业化的唯一手段。

        不过既然徐川提出来了进行超导实验,他自然要问清楚是否只进行温度超导还是说压强超导也一起进行。

        毕竟高压超导实验也能带来一定的数据经验,这对于后续的研究还是有帮助的。

        徐川:「不用,超高压的超导实验如果能找其他实验室交换或者买到一些基础可以,但没必要自己去做。」

        「另外,可以再安排一批人对目前世面上的低温和高温超导材料做一个分析工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