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终章·“OE·最后的圣餐(2)” (9 / 14)

作者:流泪猫安头 最后更新:2025/7/2 2:45:19
        ——那么,倘若我将“营养”储存在自己身体里,故意被他人吃掉,是否就能做到毫无痕迹地传递营养?

        温度、湿度、地形、资源、国度、命运、科学体系、创生体系、等阶、界外、诸神、种族。关键历史节点,关键剧情,关键世界走向,关键救世方法。

        为了瞒过窥视的万物终焉之主,这些重要信息,司鹊都不能说出,否则罗瓦莎将被瞬间攻破。但他又需要让罗瓦莎走向有序的方向,防止过于混乱,造成毁灭性的熵增。

        于是,他想到了,将自己作为储存信息的躯壳。

        他要的,不是让人们把这些信息记得清清楚楚,毕竟大重置会清洗记忆,不可能全部留存下来。他要的,是一种“集体潜意识”的形成。

        “集体潜意识”是指人们共同遗传和经历的不自觉的共通思维,比如“人类天生怕蛇”、“不穿衣服是不好的”。这些事情,不需要教学与强调,人们会下意识这么认为。

        通过一次,一次,又一次的分食带来的信息灌入,人们会形成“分食司鹊——获得信息——经历重置并遗忘——再度分食司鹊——再度获得信息——再度经历重置并遗忘……”这样的循环过程。逐步的,司鹊想传递的信息,便在人们的灵魂中扎根得越来越深、越来越重,直到正式形成“集体潜意识”。

        一旦成功形成了“集体潜意识”,那么不用司鹊讲解该怎么做,人们也会下意识按照他传递的信息去做事。比如他想传递“远离恶魔母神”的信息,那么不需要司鹊说什么,每次人们都会下意识远离恶魔母神。再比如他想传递“必须紧盯凛族的苏生,注意苏明安”的信息,那么不需要司鹊说什么,每次人们都会下意识追逐苏明安。

        随着分食司鹊的次数越来越多,人们会下意识知晓应该如何避免悲剧的发生,如何参与关键事件、如何救世……这些概念下意识在他们脑中生成,就像体内的营养。

        叼着石子的小喜鹊,一次又一次把石头扔向大海,尽管海浪会一次又一次冲来,但石头总会越积越多,直到成功填海。

        嗯……喜鹊填海。一个不错的灵感,一个不错的故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