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争谁建的凡道院更好!"满脸泥巴的小丫头理直气壮地说。她腰间别着木刻的"天巧令",是威瀚上月颁发给手工出众的孩子们的奖励。
当晚,威瀚在给父亲的信中写道:"儿臣今日方知,人心之变,始于童蒙。"
启道四年·秋
金秋送爽时,威瀚腰间的令牌突然烫得惊人。他匆匆赶到凡道院,只见数百学子围在碑林前,当中一个清瘦少年正以纸代笔,在试剑石上刻《立国典章》。石屑纷飞间,少年指尖竟有淡淡金芒流转——这是凡人触及"道韵"的征兆!
"学生孟丘,叩见城主。"少年转身行礼时,威瀚注意到他右手缺了小指——那是去年仙城修士强占农田时,被他拦下的铡刀所伤。
"你在写什么?"威瀚轻声问。
"写心。"孟秋指着心口,"学生昨夜读《治世经》至''民为邦本''四字,忽觉胸中有气翻涌,不吐不快。"
威瀚凝视石上字迹,每一笔都如刀削斧凿。恍惚间,他仿佛看见祖父所说的"人道之龙"正在成形。当他将"天巧令"挂在孟秋颈间时,令牌背面竟自动浮现出"凡道执笔"四字——这是皇朝立国以来,首个由凡人自行悟得的道职。
归途上,威瀚遇见个意想不到的人——三哥威瀚风尘仆仆站在城主府门前,脚边堆着十几个大箱子。
"灵波海各族的贸易清单。"威嶂踢了踢箱子,突然压低声音,"听说你这儿...真有能让人开悟的腌菜?"
兄弟俩相视大笑时,一片金黄的银杏叶飘落在威瀚肩头。他忽然想起父亲曾说的:治大城者若烹小鲜。如今这"人间至味",终于到了火候。
启道五年·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