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主任的瞳孔微微收缩,手指不自觉地在办公桌上模拟手术流程。当看到盘古系统标记出的“左心室壁应力集中点”时,他突然站起身,从书架上抽出《胸心血管外科手术学》第37版,快速翻到瓣膜修复章节。
然后他深深吸了口气。
书中案例与盘古预测的应力分布完全吻合。
以前如果遇到这么精细复杂的手术,医院要把所有相关科室的人员召集起来,开上几天的会,讨论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要准备的资料跟备案有时候可以存满2TB的硬盘。
但现在……
40分钟。
不,准确的来说,只花了37分钟。
人类智慧的结晶此刻正在屏幕里闪耀。盘古系统标记的每一处风险点,都对应着百万级病例数据的交叉验证;每一条治疗建议,都经过千万次算法迭代。
高主任忽然笑了,笑声里带着释然与感慨:“看来我这个老头子,也该学些新东西了。”
“这些方案,我大概需要两天的时间整理,然后跟其他科室的主要负责人开会,商讨可行性。”
高主任抬起头,眼中露出欣慰的光芒:”但我可以负责任的跟你们说,如果能在术前一个月开始使用盘古制定的营养和康复方案,同时配合靶向溶栓治疗,我觉得应该有把握将手术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