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抬起头,眼中满是痛心疾首,“自高祖开国以来,从未有皇室宗亲在都城内如此肆意妄为,此风若不遏制,我大唐社稷危矣!”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附和声。“是啊,陛下,此事必须严惩,历朝历代,都没有如此残暴的事情发生啊!”
一位身着绯袍的中年大臣出列,满脸忧色,“陛下,民心乃是立国之本,若不严惩吴王,百姓定会寒心,到时……”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但那担忧的神情已表明一切。
“陛下!吴王怎么能屠杀百姓啊?陛下!若是不严惩吴王李恪!怕是会失民心啊!”
又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颤颤巍巍的走上前来,浑浊的老眼里满是焦急,“老臣为官数十载,从未见过如此行径,陛下一定要为死去的百姓做主啊!”
大臣们纷纷出列,有的痛心疾首地捶胸顿足,有的满脸忧色地连连摇头,众人你一言我一语。
整个大殿内,指责声、劝谏声交织在一起,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李治的目光缓缓转向李恪,后者却似一尊石像般伫立在原地,面容沉静,漆黑的眼眸深不见底,任那些指责的话语如潮水般涌来,他始终不做任何反应。
他身姿挺拔,神情淡漠,仿佛这满殿的声讨与他毫无关系。
看着眼前这同仇敌忾的一幕,李治心中早有预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