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最后还不是要把治国的重任委托给他人,以致大权再度旁落!
大体而言,在这场激烈的党派斗争中,目前是“尊攘派公卿”占据了上风。
之所以会如此,有相当一部分原因,便是因为他们有着强力的外援。
文久二年(1862),长州藩瞅准京都秩序出现真空的可贵良机,迅速出兵京都,控制了朝廷。
他们出钱又出人,鼎力支持“尊攘派公卿”。
随后不久,土佐藩也加入进赞助他们的行列之中。
就这样,傍着长州藩和土佐藩这两条大腿,“尊攘派公卿”的能量大增。
原本在两派之间摇摆不定的“中间派公卿”,也在两藩的钞能力的凌厉攻势下,倒向尊攘阵营。
为了防止“佐幕派公卿”做大,长、土二藩甚至派人去严加监视御所,以防公卿们擅自与幕府和佐幕势力接触。
先机已失,即使幕府想要扶持“佐幕派公卿”,也变得举步艰难。
此外,“佐幕派公卿”的理论主张也弱于对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