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正需要稳定环境的俄国政府也立刻抓住了俾斯麦抛来的橄榄枝。俄国政府并不想撕毁三皇同盟条约,继续待在三皇同盟之下,俄国才能保持长久的稳定。
在德国有情,俄国有意的情况下,德国和俄国的关系也迅速走近。
奥匈帝国也看到了德国和俄国关系的修复,再加上奥匈帝国已经在俄土战争后拿下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地区,因此奥匈帝国也愿意修复和俄国的关系,毕竟德国已经表达出了明显的拉拢俄国的态度。
第二百八十章:三皇再同盟
就这样,三皇同盟再一次成立了。
沙俄帝国和奥匈帝国的外交大使在柏林和德国首相俾斯麦展开了一场亲切的会谈,并且重新签署了一份同盟协定。
这份同盟协定对上一份关于三国的同盟协定进行了一定的修改,总体上是让三国政府都比较满意的。
条约规定,缔结同盟条约的任何一个国家与第四国家作战时,其余两个缔约国家应当保持善意的中立,并且尽量使冲突局部化。
所谓的冲突局部化也很好理解,那就是避免爆发大规模的多国战争。
其实这也是法国发动突尼斯战争带给三国的经验教训。哪怕法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最终还是被意大利人占了不少的便宜。
意大利人能占便宜的真正原因正是来自西班牙人的支持,列强的干涉在战争中将会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