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说,我就没听说过,这些戏服不该是公家的东西吗?怎么又变成他个人的啦?他一个私人弄这么多古装干什么!这里头没猫腻谁信!你能不能给我解释清楚,到底怎么一回事儿!”
“嗨!是这么回事。当初咱天坛不是没钱吗?后来宁经理就给咱老园长出主意,说现在京城正流行古装拍照,不如干这个能挣钱,而且还能挣外国人的钱。正好那时候拍《火烧圆明园》的那个港城导演和宁经理关系不错,后来宁经理就出钱把剧组的戏服都买来了。去年宁经理还从《末代皇帝》剧组也搞到了一批戏服。果不其然,剧照陪着服装这么一摆,外国游客真是趋之若鹜。外汇挣嗨了。不过按照宁经理的话说,这些戏服都是有纪念意义的,不好好保存就废了。于是宁经理弄到这些东西后,又依次花了大价钱按照这批戏服分批次进行仿制,仿制后的服装才放心交给咱们天坛负责运营。所以啊,这个项目虽然是咱们天坛的人在经营,可戏服的钱,从头到尾,那都是人家宁经理付的,这在账本上都清清楚楚写着哪!那您说,我怎么好去阻拦啊……”
“什么?那些戏服真是他个人的。他还有账本?这特么还是个正经人嘛!”
“领导,您别这么说啊,人家的东西,那不就得记得清楚嘛。而且这还牵扯到人家跟咱们的分成呢。不记清楚了怎么行啊?反正我这么跟您说吧,宁经理派有专人每天根据经营情况记录,内容详细极了,每件衣服都有编号,连用于几次拍摄,曾经几次破损,几次修补都由专人记录的清清楚楚。所以我要不让人家把衣服弄走。这根本不可能,没有任何理由啊,这还不算,人家还找咱们要钱呢,说今年没给戏服的租金,要一次性结清……”
商业口的负责人声音是越来越低,然而相对的,龚明程却快要抓狂了。
“什么?他连这些戏服居然还要分成!他至于不至于啊,那分成他要多少……”
“三成。一年的租金也就六七万吧。”
“这……这么多!”
龚明程完全不敢置信,而且还有点心疼。
一年就六七万,那这几年,姓宁的捞了不得二十万走啊。
而且怎么对方处处都占了先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