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咱们这位周先生既不曾考虑京城已经变成了北平,失去了首都地位所造成的消费降级。
也全然不知,京城最有名的满蒙奶食饽饽早已经随着溥仪出宫,蒙古商路艰难,在京城市面上消失近十年了。
他只是写文凭空感慨此地作为五百年的古都竟然没有好茶食。
这压根是一种信息不足、见识有限,所产生的误会。
何况他经常去的稻香村就能代表京城的饽饽吗?
那可是平民化的南味糕点铺啊!
而清代的达官显贵们所钟爱的可是满蒙饽饽,在正明斋和永星斋呢。
谁又说好东西就不会自行消亡的?
实际上每一次战乱兴起,国家蒙难,最容易被伤害,也最先被摧毁的就是精品文化。
否则阿房宫、大明宫和圆明园到今天还能完好无损呢。
反过来要不是打面仓主动变成了驴打滚,蜜渍的蜜饯改成了廉价的糖渍果脯,萨琪玛也弃用了昂贵的奶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