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过来,有可能的话还想增加呢。
现在借一块钱,以后就能变几十块,这更是他的核心利益所在。
于是宁卫民仗着自己腰包里有钱,也拿出了硬话来。
声称自己的大刀商社缴税两亿円仅仅是几个月的税款。
要从全年看,他就凭这家企业的账目,要贷款三亿法郎也不为过。
何况他还有另外的一种选择。
如果东方汇理苏伊士银行不愿意满足他的要求,那他还不如索性就把前期的贷款还清好了。
之后他大可以用这些无抵押的房产,买卖兴隆的大刀商社,再去找另一家外资银行谈贷款合作。
总之,就是漫天要价就地还钱。
最后双方谈判重点和争执的焦点,就在于贷款额度和法郎、日元的比例上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