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文明最大的弊端,在敖雪看来就是这点。
这些个体价值的缺失成为了一种颓丧的价值取向,其本质上是个体劳动的缺失。
“这个产品越多,他自身的东西就越少。工人在他的产品中的外化,不仅意味着他的劳动成为对象,成为外部的存在,而且意味着他的劳动作为一种与他相异的东西不依赖于他而在他之外存在,并成为同他对立的独立力量;意味着他给予对象的生命是作为敌对的和相异的东西同他相对立。”
作为人,在此为工人。其本身,是需要进行劳动产生自我的价值和物质的价值,内部是对精神的认可,外部是对肉体的维持。
在传统的教育环境下,对于劳动获得的满足感成为了人们行动的基本原理,可是在很多情况下,劳动却成为了工人的对立面。
是劳动顶替了工人存在的价值?
又或是说工人给予劳动对象的价值,而反过来正是因为劳动对象的价值,工人才拥有了所谓的价值?
举个也许不恰当的例子,原本工人所物化拥有的价值,在高科技发展的当下被机器自动生产所代替,那么是否人本身即失去价值?
是劳动的结果促成了资本的生长,而作为劳动者本身,在大多数情况下则与劳动产生的价值相悖。
劳动成果不决定自身的价值,只是成为了资本上升的动力,而资本上升对劳动者成为了变相的剥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