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于是就有聪明的儒臣主动接下了教化降虏的“重任”,这十二年来,那些降虏成了儒家士人刷名望的宝地,这下,宝地看样子要拆了。
什么口传心授文化教化,廷尉卿,或者说当国储君的意思,那样太慢了,不如从共同劳动中教化来得省钱、快捷。
当国储君,在阻儒家之道啊!
儒官的异动,落在了不少人的眼中,儒家在朝的力量,其实不小,外朝有丞相公孙弘,内朝有博士董仲舒,但力使不到一块,就什么用都没有。
公孙弘感受到了儒官们的目光,眉眼微低。
取消优待降虏新政通过。
张汤的光彩,承明殿都快盛不下了,殿中诸公眼神交流,意思大多相同,一个人,怎么能牛成这个样子?
中朝官吏,尤其是枚皋、吾丘寿王也在眼神交流,大汉朝,不允许这么牛的人存在!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途阅小说;http://www.bookmarketingbuzz.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