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6章 雷达 (2 / 4)

作者:不吃木瓜鸡 最后更新:2025/7/29 16:24:31
        一个区块内的各种小型便携式通信设备想要互相联系时,大部分情况下是将信息发送给枢纽基地的大型设备,再由枢纽基地强化这个信号,用更大的嗓门进行转接。

        这是枢纽基地被称之为枢纽的原因,它既是后勤保障枢纽,也是通信指挥枢纽。

        还有一个因素是,由于超导材料总体上有限,大灾变之前建立这些通信设施需要尽可能覆盖所有地区,在十三个兵团的引领下,为下级各地救援救灾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总共那么些的设备,实现大范围的覆盖已经殊为不易,互相之间的重迭范围应该是尽可能减小的

        不过这也并非没有例外,像江淮地区、岭南地区,人口稠密却少有像西南那样的大规模地下基地作为枢纽,采取的办法就是在区块内的多个避难所都建立稍小一些,但可以互相连通的通信设备

        尤其是江淮区块这种情况格外显著,像别的地区汇总情况时都是枢纽基地提报一次,而江淮区块仅苏皖两地就上报了十五次,看的苏寻颇感头痛。

        另外,灵力通信的实际效果要受到灵力场的制约,而大灾变之后灵力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在各个地区之间算不上均衡,包括幸存者数量的增多也极大影响了这个环境。

        故而连苏寻本人也并不能保证,这些通信设备能按预定情况发挥作用,泰蒙基地的原本通信设备就规模不小,本意是考虑连通雁山与江淮两地,但实际上却并没有做到这一点。

        这或许正是因为泰蒙下辖地区灵力场的过度混乱,毕竟这里不但出现了三个秘境的踪迹,海曲这个还发生了超出预料的异动。

        正是这些原因,导致了如今眼下的这种情形,苏寻手里翻完一摞报表,心中已经大致上有了数。

        十三个区块总体上都基本算是稳定,但没有意外是不可能的,泰蒙这里有海曲遭遇秘境上浮,涵盖数个避难所的地区被卷进去,失踪人口数以万计。

        而岭南地区有一处避难所中出现了变异蚁群,导致该避难所被废弃,死伤惨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