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86章《微妙平衡》。 (3 / 4)

作者:新作者区欠弓长 最后更新:2025/7/27 12:08:41
        沈教授摇摇头:“当然不是。比如位于青海赛什腾山的墨子天文望远镜,同样出色。它主镜口径达2.5米,采用国际顶尖的主焦光学系统设计和主镜主动光学矫正技术,具备大视场、高像质、宽波段的优势。通过收集高精度位置和多波段亮度数据,能精准监测移动天体和光变天体,高效搜寻各类天文动态事件。我们常与他们共享观测资料。”

        马文庸迫不及待地问:“快给我们讲讲,怎么观测小行星吧!”

        在会议室,助手杨冬华早已准备就绪,电脑屏幕上,一幅精美的星相图缓缓展开。

        沈星云指着图像说道:“小行星的出现绝非偶然。大家看,这是天坛座OB1星协,由明亮的年轻恒星组成,双星系统比例极高。星协核心是疏散星团NGC6193,诞生于约300万年前。但它最初是什么模样?这些散发辉光的物质又是什么?”

        马文庸仔细端详着屏幕:“这些红色和蓝色辉光从何而来?”

        “是周围云气与星际尘埃共同作用的结果。部分恒星发出的蓝光被尘埃反射,便形成了弥漫的蓝色辉光。”沈星云说着,突然瞳孔微缩——难道眼前的小行星群,正是从这里飞向地球的?他反复查看图像,内心五味杂陈,既期待揭开真相的兴奋,又隐隐担忧未知的威胁。

        杨冬华察觉到沈教授的异样,轻声问道:“教授,有问题吗?”

        沈星云眉头紧皱:“确实有些异常,稍后再谈。”他意识到问题的复杂性,随即转向科考队员,语气放缓,“马老师的问题很有价值。研究天体运行,必须深入了解宇宙能量构成,哪怕是黑洞这种‘宇宙死穴’,也可能藏着关键线索。”

        他切换到一幅黑洞模拟图像,继续讲解:“一般认为,恒星灭亡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收缩、爆炸、聚变,压缩时空形成强大引力,连光都无法逃脱。照理说,小行星难以从黑洞引力中逃脱……”

        陈苗苗举手提问:“爱因斯坦认为宇宙是四维时空,由不稳定的物质和能量构成,时空会因引力弯曲,是这样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