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每位队员腕间都佩戴着超意手环,鹤云飞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带着不容置疑的严谨:“再检查一遍信号频段,白垩纪的电离层可能会干扰通讯,必须确保联络万无一失。”
而在装备清单上,环境监测仪如昆虫复眼般的传感器阵列,能实时解析大气中的甲烷浓度;能源探测仪的地质雷达可穿透岩层锁定能量反应;记忆合金护甲在测试中曾抵挡住机械恐龙的利爪冲击。还有高科技的样本采集和存储装置,用于收集白垩纪的生物样本、土壤样本等。
另外,还配备了高科技的医疗急救设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伤病情况,这让杰美青缘和郝小雨信心百倍。
最引人注目的是升级版的传神丝巾,当智能导航启动时,淡绿色的全息地图会如脉络般在丝巾上延展,能帮助队员们在陌生的环境中辨别方向;同时还配备了强大的数据分析设备,能及时处理和分析收集到的各种信息,为考察行动提供决策支持。
鹤云飞知道,这些科技装备将极大地提高了考察队在白垩纪的生存能力和探索效率。
随着穿越日期临近,西南研究院的会议室里,一场关于安全的讨论正在进行。全息投影上,时空通道如流动的星云般变幻莫测。
会议首先讨论的是冰封实验站能否准确无误地把队员们投送到白垩纪?
苏春阳用激光笔圈出一处不稳定区域:“仪器设备已准备就绪,但时空穿越的稳定性仍是最大隐患,稍有偏差,就可能让队员迷失在时空乱流中。“
林一洲则调出救援预案,语气里带着一丝隐忧:“必须建立实时监测系统,确保后方能随时掌握考察队的情况,以便在出现危险时能及时救援。”他说这话时心里是没有底的,因为还有谁比这些人更有经验了。
大家开始详细探讨各种安全保障措施的可行性和具体实施细节,比如什么样的武器装备适合对付史前生物,如何加强时空穿越装置的安全性,以及如何组建高效的救援团队等等。
鹤云飞起身道:“当务之急是模拟演练,让队员具备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另外,要尽快推进智人改造计划,通过干细胞移植和体能升级提升队员素质。“他的话语里透着对队员安全的深切忧虑,也昭示着此次任务的艰巨。
整个讨论过程充满了对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和深入思考,都希望能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保障考察队成员的生命安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