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冷却环节,何时开始冷却,冷却时长的精准把控,让陶坯从液态逐渐平稳地恢复成固态,这对烧瓷人来说,是极高的专业挑战。”孟阳又接过话茬,专业地分析着,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这门技艺的深入理解,仿佛自己就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烧窑师傅。
马文庸眉头紧锁说道:“这个过程太复杂了,咱们谁有这样精湛的技术呢?”他一脸无奈地摇了摇头,语气中满是担忧与困惑,毕竟在这个科技匮乏的时代,要拥有如此精细的烧瓷技术谈何容易。
孟阳突然灵机一动,看着包天喜说道:“大哥,我看你在这方面称得上是行家,不如你来担任总指挥,我给你打下手,咱们携手完成这件大事,你觉得怎么样?”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对两人的合作充满信心。
包天喜一听,顿时喜上眉梢,连忙说道:“行啊,猴子,我知道你技术了得,虽说不是烧窑出身,但做事有分寸。反正咱们就是做实验,一次不行就烧十次。要是能烧制成功,咱们的返回舱不就更安全可靠了嘛。”
天喜的心中已然勾勒出一幅成功烧制陶瓷、打造出坚固返回舱的美好画面,同时,一个更为宏大的发财计划也在他的脑海中悄然酝酿。
孟阳接着对包天喜说:“大哥,咱们毕竟都不是科班出身的烧窑人,依我看,解决这1300度的炉温问题才是当务之急。”他的表情严肃,话语中透露出对当前困境的清晰认知。
“要达到1300度啊?可咱们上哪儿去找这么高的温度呢?”苗苗满脸疑惑,眼中充斥着迷茫。
这个难题如同沉重的大山,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这里并非没有高温来源,火山熔岩就有这么高的温度。”耗子邓达突然冒出一句,打破了短暂的沉默。
“说得倒轻巧,你去取啊?”嘎子叶青毫不留情地呛了一句,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
“你还别说,邓达这个想法并非不可行。”鹤云飞眼前一亮,兴奋地说,“我们完全可以在靠近火山的地方建一座熔岩窑址,到时候借助火山熔岩的高温来烧制我们的陶瓷。”
“兄弟,真不愧是科幻作家,连这样大胆的想法都能想得出来。”包天喜吃惊地看着鹤云飞,“火山爆发时的温度极高,岩浆的温度通常在900度至1200度之间,最高甚至可达1400度。滚烫的岩浆能把附近的地方加热到100°C以上,那种情况下,人和动物稍不留意就会被瞬间煮熟。”
鹤云飞笑了说:“这个我知道。只要我们的防范措施到位,就可以。”他的眼神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