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满口之乎者也,嘿嘿,可惜我张宴是个粗人,从小就没读过几本书,所以听不懂将军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张宴笑道,“可什么叫理,本官还是明白的。什么叫理?”
张宴环顾军帐诸人,眼神睥睨。
杨承终究是按捺不住,梗着脖子,就要说两句。可他话又没说出来,被身旁的老将军路云山踩了一脚。
杨承瞪了路云山一眼。
可老将军气定神闲,没有任何反应。仿佛那一脚不是他踩的一样。
张宴见帐中诸人都不说话,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喝了口茶,说道:“本官认为,谁的拳头大,谁就是理!本官是没读过几本书,可为君上办事的这些年,也算走南闯北,见多识广。都说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为什么?因为兵的拳头比秀才硬!秀才便是有理,找谁说去?”
说着,张宴乜了宋之问一眼,分明是话里有话。
“将军觉得,本官说的话,对也不对?”张宴问道。
“按察使与本帅都是为了宋国,君子和而不同,些许差异,何必在意。”宋之问说道。
“也对。”张宴笑道,“将军的美名北境士人有哪一个不知晓?儒剑到底是儒剑,比本官有文化得多。可本官来到这前线战场之前,将军以怀柔政策安置十八城,那十八城的百姓可有对将军感恩戴德?没有。相反,那十八城的百姓时时刻刻都在想着在我军后方煽风点火。”
张宴说道,神色倨傲,“将军极力反对本官屠城,可铁城事发之后,其余诸城,还有谁敢起逆反之心?为什么?因为他们已经被我军杀怕了,吓破胆了!领兵打仗,本官不如将军。可有些事情,人不狠站不稳的道理,将军理解得不如本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